農業農村部種豬質量監督檢驗測試中心(武漢)簡介
農業農村部種豬質量監督檢驗測試中心(武漢)是在我國第一個種豬測定中心——原中國武漢種豬測定中心的基礎上,依托華中農業大學籌建的第三方農產品質檢機構,也是農業農村部批復籌建的我國第一個部級種豬質檢機構。1994年1月,中心首次通過國家計量認證和農業農村部機構審查認可,并對外開展質檢工作。
中心下設業務室、性能檢測室和綜合檢測室,現有員工16人,其中,中心主任由華中農業大學黨委副書記姚江林兼任,常務副主任由動物遺傳育種專家、動科動醫學院院長趙書紅教授兼任。中心建有種豬生產性能測定站、豬胴體性狀檢測實驗室、豬全基因組芯片檢測實驗室、飼料廠等基地,占地面積約80畝,原值50萬元以上的大型儀器設備有6臺套,固定資產總價值2000余萬元,中心研發基地及所有儀器設備均面向社會開放共享,服務學校人才培養和行業產業發展。
中心自成立以來,以國家任務為依托,以法律法規和標準為依據,以種豬性能測定為手段,面向社會提供種豬生產性能測定、飼料與豬病等第三方檢測服務,具有對種豬、肥豬、精液、飼料和豬病五大類26個產品、77個參數進行檢驗檢測的能力,已累計向社會發出檢驗報告近萬份,為促進國家生豬產業健康發展發揮著重要作用。2001年至今,承擔完成國家和湖北省種豬質量監督檢驗項目40余項,收測了來自全國14個省市(自治區)的49家種豬企業送測的3650頭種公豬、7000余份精液樣品。經過近20年持續選育,種豬測定日增重較2001年提高36.00%,飼料轉化率降低5.89%,頭均商品豬新增經濟效益120元,累計產生社會經濟效益約90億元,培育種豬品牌20余家,為打贏脫貧攻堅戰、推進鄉村全面振興作出了重要貢獻。
近5年來,承擔完成各類項目10余項,主持標準制訂項目3項,其中,國家標準《瘦肉型豬活體質量評定(GB/T 32759-2016)》、行業標準《豬活體背膘厚和眼肌面積的測定 B型超聲波法(NY/T 2894-2016)》已頒布。承辦了2屆“中國農民豐收節系列活動”全國種豬大賽,舉辦了19屆中國武漢種豬拍賣展銷暨學術交流會、12屆牧業人才交流會、6屆豬肉美食節活動。承辦了農業農村部14期全國種豬生產性能測定員培訓班、豬人工授精技術培訓班、豬全基因組選擇平臺參考群體主要性狀測定技術培訓班,累計培訓學員6000余人。20余年來,中心成就了我國第一位養豬學院士——熊遠著教授,為完成瘦肉型新品種湖北白豬選育等國家重大科技成果發揮了重要作用,以第一完成單位獲得國家科技進步獎、國家技術發明獎4項,有力支撐了華中農業大學畜牧學、獸醫學入選世界一流學科。
中心以強農興農為己任,嚴格執行國家農產品質量監督檢驗有關法律法規,順應行業產業發展需要,努力建成國內一流的質量評價中心、檢測技術信息中心、人才培訓中心和咨詢服務中心,為促進我國養豬業轉型升級和高質量發展發揮其應有的作用。
附中心聯系方式:
名 稱:農業農村部種豬質量監督檢驗測試中心(武漢)
地 址:湖北省武漢市洪山區獅子山街1號華中農業大學種豬測定中心
郵 編:430070
聯 系 人:周 全
辦公電話:027-87287466
傳 真:027-87287466
電子信箱:mydj@mail.hzau.edu.cn